孩子可爱,老师可敬
今天(3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学校体育馆风雨跑道上,卓文川老师正在为二⑸班的孩子们上体育课,我们静静地观摩。
“等等我——”
一声急促而嘹亮的童音划破了观摩课的寂静。我朝教学楼A、B、C三区连廊望去:一个孩子飞跑着,追赶着前面几个嬉闹的孩子,手里的书卷成了一个桶。前面几个孩子已经穿过走廊楼梯上了A区二楼。A区二楼都是音乐教室。远观身影,我判断他们是一年级的孩子。
“同学们都在上课,校园需要安静!”我心里发出强烈的呼喊,甚至希望这声呼喊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刚才奔跑喊叫的几个孩子耳朵里,并深深扎根在他们心里,时时刻刻体现在行动上。我悄悄离开风雨跑道走到连廊准备叫住那几个孩子好好教育一番。
上了连廊,没等我教育刚才那几个孩子,却又听到另外一片吵杂,叽里呱啦的不绝于耳。回头一看,一大帮孩子正从C区走来,脚步慢悠悠的,身体斯文得有些羸弱,但嘴说得是那样带劲,神情是那样兴奋,全然不顾噪音对别人的影响。
“停下!”我知道那几个上楼的孩子只是这个班的“先头部队”,于是我叫住他们的“主力部队”准备训一训。
“校长,他们每次都这样,叫他们安静就是不听!”还没等我开口,领队的女孩先说话了。她娇嗔的童音里满是埋怨。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不懂得遵守校园纪律和礼仪的,至少这个领队的孩子就懂得!我心里顿时升起一丝欣慰。
“校长,陈晓旭(化名)不排队已经上楼了,还有曾格刚(化名)。”我刚想表扬那个领队的孩子,“主力部队”里又传来另一个男童音。
看来,孩子们是知道要排队的,这显然是老师的要求。眼前的“主力部队”就有队列,只不过不整齐罢了。我心里的欣慰又多了一重。
我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看见从C区朝我们这走来两个孩子,不紧不慢的,手里也拿着音乐书。
“啊?还有‘后备部队’?真是个‘散散’班!”我气不打一处来,看来真要好好整一整这个班的纪律才行。
“今天怎么这么慢啊?”看不见人影,听声音就知道是童琳老师。童琳老师的音乐教室在第五间,一定是“先头部队”到了音乐教室,童老师见不着“主力部队”,着急了,从第五间教室跑到第一间教室找孩子来了。
既然童老师出马了,我又急着观摩文川老师上课,便悄悄回到了风雨跑道。
卓老师正组织二⑸班孩子进行跑步练习,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也不需要老师指挥,孩子们四人一列跑得整整齐齐,比上学期大课间的表现有了一个飞跃。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我很有感触,便在观课笔记本上写下“孩子可爱,老师可敬!”
就在此时,A、B、C连廊上又一支队伍悄悄地从C区经过B区到A区上楼梯,孩子们行走在地板砖的格线上,腰身笔直,步伐整齐,精神抖擞,有轻微的脚步声却没有一丝嘈杂音。
这是哪个班的孩子如此神采?我正纳闷,却看见领队的孩子雄赳赳气昂昂,远远地朝我微笑呢!
不就是刚才那个娇嗔的女孩吗?不就是刚才那个“散散”班吗?
哦,我明白了,一定是童琳老师不满意孩子刚才的表现,让孩子回到教室重走一次的。
什么时候回班的?我们怎么不知道?然而,正是这不觉察,才让我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责任心,感受到孩子们的悔过心。我边想边在观课笔记本上再一次写下“孩子可爱,老师可敬!”
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刚响过,在办公室整理观课笔记的我,被一阵歌声吸引。走出办公室一看,A、B、C区连廊上又有一支队伍:边走边合唱着歌,精神饱满,歌声嘹亮,队列整齐。我一边听着孩子的歌声,一边目送孩子们穿过A区的楼梯上二楼,目送孩子们朝第五间音乐教室走去。
我又一次被感动,赶忙回到办公室在笔记本上又一次写下“孩子可爱,老师可敬!”
评论